欢迎光临甘肃工艺美术网    今天是: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甘肃工艺美术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工作 -> 查阅
留住“匠人”•守住“匠心”(七)李江平: 利刃开顽石 巧雕出精品


来源:华夏文明导报    浏览次数:19478    日期:2020/8/17

 

 (记者/庞国雄)利刃开顽石,方寸之间镌刻岁月芳华;巧雕出精品,非凡匠心铸就非凡之路。正高级洮砚雕刻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洮砚制作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江平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洮砚制作,在悠久的传统技艺中寻觅源远流长的生命力。不失自然、因势成趣,一块块顽石在他的巧手雕琢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灵魂。

       

                         洮砚制作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江平

 天工造物,岁月流金

“洮水含晶洁,严冬泛绿珠。浪翻圆影动,月照冬云铺。”古老的洮河水流淌千年,传递着历史的神秘,尽显不屈的气势。沉默寡言的洮河石如精灵般散落在洮河两岸,被有心之人慧眼识英,从此冰冷的石头发出温热的啼鸣。

 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及山西澄泥砚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洮砚产于甘肃省卓尼县喇嘛崖洮河深水之底,这里曾是古代屯兵之所。“我们当地人一开始不称之为洮砚,而叫‘砚瓦’、‘砚娃’。古代的军士在行军途中,发现这里的石头密度较高,适合磨刀,于是就将它带入军营,后来被军营里的文人发现,做成砚台,洮砚由此得以流传下来。”李江平说。

 李江平出生于卓尼县洮砚乡制砚世家,当地的农民在农闲之时,便会随手刻几方砚台,贴补家用。“小时候,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的三爷爷李茂棣,他是我们当地有名的手艺人,被称为‘金疙瘩’。三爷爷因为洮砚事业经常外出,从外面带回来很多新奇物件,村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也是他从兰州买来的。”李江平说,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李茂棣是最厉害、最高大,也是他最羡慕崇拜的偶像。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洮砚雕刻全靠手工,老一辈的手艺人凭借自己制作的一些简单工具,就开始了养家糊口的手艺之路。“几千年来,洮砚的镂空雕刻都是用手艺人自己做的扯钻,钻头都是自己用铁片砸的,钻起来非常费时费力。”李江平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村里的制砚师引入了一种新的工具——电钻。一把电钻价格在两百块钱左右,这在当时可谓是‘天价’。”机械设备的利用不但大大节省了人力,也使得产品质量大大提高。“没有机械设备的应用,那些正规形的砚坯、砚形和平面、直线的处理单凭手工是很难完成的。”李江平说。

 14岁那年,李江平辞别故土,来到临洮县洮河源洮砚开发公司当了一名制砚师。在这里见多识广,李江平凭借对艺术的一腔热情,加上自己的聪慧好学,更近一步掌握了砚雕的一些技能。李江平说:“洮砚从原来的粗制滥造到后来的精雕细琢,临洮洮砚厂的功绩不可忽视。这里最辉煌的时候有一百多名制砚师,一百多人经常在一起集中交流,使洮砚的雕刻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顽石入器,玉汝于成

  传承精湛的传统工艺,赋予顽石以鲜活生命。历经千年的发展,洮砚独特的雕刻手法、工艺流程已自成体系。“洮砚制作技艺看起来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分为3个过程、12个步骤,每个过程又可分为4个步骤,有的步骤又可分为若干个小步骤。”李江平说。

  一件洮砚作品的好坏与作者的学养等很多因素有关,“料子是制砚艺人展示自己技能和水平的舞台,没有质地优良的好料子,即便有再高的技艺也是无地施展出来的。选料,也是根据每位艺人的雕刻水平和风格及所需雕刻的内容为参照,选择适合自己所需的砚石材料。”李江平说。

 材料选好后,下一步就是设计了。“大部分民间艺人不懂得什么叫黄金分割线,仅凭老祖宗口口相传的‘三分之二为砚池,三分之一为画面’的口诀来设计制砚。也有不讲究这些规则的,仅凭着自己制砚多年的经验和感觉去设计。”李江平说,“设计和砚材是决定砚台价值的重要参考元素,学识渊博、知识面广的雕刻艺人设计出来的砚台就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的思想灵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该砚台的市场价格就比普通砚台的价格高出很多倍;文化基础差,只为了生计而雕刻砚台和农闲时雕刻制砚的普通艺人也就只能设计制作常规的普通砚台了。”

 作品设计好后,就要进行“制坯”和“细画”,运用雕刻工具将原始坯料多余的块面切除,画出需要雕刻内容的大体形状,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

 雕刻过程分为勾线、下体、粗刻、细雕等步骤。李江平说:“细雕是雕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为了精益求精,在细雕的过程中还是要不断地琢磨,不断的勾画,这样才能使图案更加逼真、作品更加完美。当然,在细雕时,雕刻师个人情绪的好坏,也是影响做工优劣的关键,有好的心情,才能雕出好的作品。情绪不佳、或者压力太大的时候,最好不要强迫自己雕刻。”

 收尾过程则分为细打磨、保养、落款、配盒等步骤,仅以保养来言,其中就大有乾坤。“简单的保养方法就是用橄榄油或核桃油、植物油,用毛刷轻轻刷在砚台上,再用干净的不起球的毛巾擦干。还有一种叫打蜡保养法,打蜡时,小的砚台一般放在锅里蒸一下,蒸到砚台烫手时再捞出来,在砚台表面涂抹蜡,用毛巾擦匀就可以了。大砚台则用电吹风把砚台吹热以后,涂抹上蜡,用毛巾或毛刷擦均匀。”

 从选材到设计,从雕刻到成品,洮砚雕刻师手中的刻刀所承载的不仅是对石头的尊重,更是对藏家和艺术的尊重。赋予每一块石头以新生,并在雕刻中思量自身,是无数制砚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匠心独运,雕琢人生

 作为洮砚制作技艺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的李江平,从未止步对艺术的追求。“砚台雕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离不开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摄影等,包含很多的艺术元素。”李江平说,创作闲暇之余,他经常通过更多的学习来补缺补©,使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内涵更饱满、丰富。

                 

                 

                 

                                     

                                     

                                     

                                     

                  李江平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部分获奖作品

 伴随雕刻技法的成熟,近年来,李江平在洮砚创作上取得了一系列佳绩。多次参加了国内外组织的工艺美术博览会、文化论坛、非遗成果展以及非遗洮砚研修班人员的招生和非遗进校的活动等。其作品参加国展、省展,获奖50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洮砚研究论文多篇。完成国家文化部和教育部人文社科洮砚制作、研究课题两项。代表作品《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纪念5·12汶川地震砚》被中央档案馆永久馆藏,《井冈山会师砚》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永久收藏,《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纪念512汶川地震两周年姊妹砚》被四川省博物院永久收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华诞——祖国繁荣砚》被甘肃省兰州市委市政府永久收藏,部分作品作为国礼由政府和有关部门赠予外国领导人和友人珍藏。

 “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是陆游在《闲居自述》一诗中的慨叹。石是静态的,却唤起人们对艺术的无限探求;石是无声的,却超越千言万语,勾起联翩思绪。李江平将自己的人生与洮砚的灵性融为一体,穿越亘古的岁月,享受慢时光中的古拙之美,于无声处打磨匠心,使这千年的古老技艺得以保护与传承。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中心  |   工美大师  |   会员中心  |   陇原瑰宝  |   展会信息  |   政策标准  |   资料下载  |  
Copyright © 2017-2019 甘肃工艺美术网 (www.gsgym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热线:0931-8838826  传真:0931-8827095  邮箱:2587913107@qq.com
主办单位:甘肃易琛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维护: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621号(省政府礼堂对面)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辩率
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甘肃工艺美术网  最终解释权归其所有
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17004753号-1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1107号
     

  • 电话/传真
    0931-8838826
    0931-8827095
    微信群
    13099247868
    QQ群
    151160020
    电子邮箱
    25879131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