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甘肃工艺美术网    今天是: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甘肃工艺美术网首页 -> 陇原瑰宝 -> 工美知识 -> 查阅
中国屏风极简史


来源:无    浏览次数:20442    日期:2018/9/27

 

中国屏风极简史

文博圈 昨天

文字丨『誰最中國』图片丨来自网络


它是中国人遮不住的千年风雅

它上得厅堂上得高墙

还上得了皇帝的床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家具

也是中国最有文化内涵的家具

它记载了汉唐华章

留下了魏晋风骨

它让欧阳修爱不释手

也让颜延之猝然长往

几千年后

当它随历史一同消亡

它背后的故事

依然被后世谈论着

诉说着 铭记着


▲《十八学士图之二》| 明 杜堇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既不是凳子也不是桌子,既不是床榻也不是几案。答案让人意想不到,居然是屏风!


上古时期,人类从穴居走向平原,开始“构木为巢”,过起半穴居式生活。《易经》对这段历史有详细描述:“上古穴居而野,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为了避免野兽侵袭,人们用树枝扎成一个木排把窗户堵住,再用一根木棍支撑着。后来人们把这个工具称之为“坫”,而坫就是屏风的始祖。《说文解字》中对坫的解释为:“坫,屏也。”也就是说,坫就是屏风。



周朝,屏风是周天子的专用器具,作为等级和权力的象征。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屏风又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屏风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十分深远,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处世哲学密切相关。


古人讲究含蓄,奉行中庸之道,注重隐私,不事张扬。因此,每个人都能从屏风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


▲《弘历鉴古图》| 清 丁观鹏 


皇帝把屏风作为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大臣们把屏风作为警示自己的工具,文人雅士则把屏风作为艺术品,摆放在案头欣赏,每个人都在屏风上注入了精神寄托。


然而,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屏风背后发生的故事,远比屏风本身更加精彩,更加耐人寻味。


▲《玩古图》| 明 杜堇 



在古代,屏风很是重要的家具。因其精美、古典、静默、掩映,自然而然与文学结缘,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小时候身体瘦弱,但很聪明,全家人都喜欢。他长到半岁时,母亲不断抱他到屏风前看画,给他念画上的字,他都暗暗记在心里。


随后,只要大人念出屏风上的字,他就能指出那个字来。因此,白居易从小就被邻居视为神童。


白居易天资聪颖,仕途平顺,令当时大多数郁郁不得志的文人都心生羡慕。及至晚年,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尝尽世间百态后,归于平淡的白居易,正以平和自适的心境安享天伦之乐。


有人曾将其雕绘在屏风之上: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




从诗句中我们能看到被画于屏风之上,微醉清旷的白居易。


据说,白居易家中还有一种“不纹不饰,不丹不青”的素屏风。白居易也以素屏居士自称,除了表达他对屏风的喜爱,也向世人昭示他不随世俗的品性。


▲白居易 | 图片来自网络



唐朝灭亡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史称五代十国。当时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和楚国,但因多次出兵使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唐大臣韩熙载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里。他一生坎坷,在宦海里几度沉浮。南唐前两位皇帝对韩熙载颇为器重,任命他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但李煜即位后,韩熙载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韩熙载性格狂傲,引起了李煜的猜忌。韩熙载索性不再上朝,每日在家中宴饮狂欢,纵情声色。


李煜非常想知道韩熙载都在家中干了些什么,于是就派宫廷画师顾闳中潜入韩熙载家中,并且把他的生活场景都一一画了下来,成就了流传后世的《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 现藏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晚年生活放纵,每当有宾客来都先让仕女与之嬉闹。或调戏,或把客人的鞋帽脱下来,随后他才缓缓走出来,与客人把盏言欢。


李煜派人把韩熙载醉生梦死的生活描摹下来,可能是出于善意,使其自愧,幡然醒悟。但他未必能窥探到韩熙载的内心世界,更无法理解他纵情声色背后的真实原因。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俨然看清,中原王朝日渐强大,终有一日会挥师南下,国破家亡已破在眉睫。虽心怀大志但不被重用,无奈只能借声色麻痹自己。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送别,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南唐时官宦人家的真实生活场景。全卷一共有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作为自然隔界,使每段画面都可独立成章。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坐的是三屏风床榻,三面围屏上都是山水画,前面则立着一个大座屏,可见当时南唐末世的纸醉金迷。


▲唐伯虎《临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身为重臣,历经南唐三代帝王,他如何不知道偏居一隅,只顾觥筹交错的南唐已处在摇摇欲坠中。在他死后六年,后主李煜被俘,南唐灭亡。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南唐 李煜



慈禧与屏风的故事见于《清朝野史大观》,其记载,当时宫中贿赂风行,为历史罕见。


大臣每日向皇帝问安一次,内侍所贿五十金。宫廷近臣及外省官员,觐见皇帝,或进献,或观剧,都要像内侍行贿,称之为“宫门费”。家境不太富裕的,往往要搭上俸禄,家境贫困的竟因此而丧命。


慈禧太后生辰,王公大臣照例要进献如意和贡物,由内务府内监递进。光绪二十年,有一位名叫刚毅的大臣进入军机处,他向慈禧太后进献了制铁花屏风十二面。


▲慈禧太后 |  电影剧照


制铁花工艺兴起于康熙年间安徽芜湖,在当时非常独特。因为慈禧太后收到的贡品实在太多了,懒得一一查看。


刚毅见自己的贡品被埋没在一堆贺礼中,没有引起慈禧的注意,就动了一个心思。于是就向慈禧的贴身内侍行贿。


随后内侍便将刚毅进献的屏风放置在宫中御道一侧,这里是慈禧上朝的必经之路。


一天,慈禧的御辇经过这里,内侍便高声奏道:“刚毅进屏风,铁花殊精奇,老佛爷曾览否?”


▲慈禧太后出行 | 图片来自网络


慈禧听到后就下了御辇,来到屏风前仔细观看。用铁来做花、作画,她早有所耳闻,也见过类似的器物,但都没能引起她的兴趣。


刚毅进献的这套做得栩栩如生,慈禧越看越喜欢,便命内侍把屏风搬至寝宫。从此,刚毅受到慈禧的赏识,“眷遇益隆”,很快就升任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


从某种意义上说,屏风是历史的道具和背景,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由于屏风参与其间,甚至改变了结果。


▲慈禧太后 |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国古典家具中,屏风承载了最深厚的历史文化,屏风的形制与屏芯上所反映的内容都带有鲜明的历史烙印。


商周的屏芯绘制的是斧纹,汉代的屏芯装饰着漆画,隋唐的屏芯写有名家书法和绘画,宋代的屏芯镶嵌山水画石,明清的屏芯装有雕漆、螺钿、百宝嵌、缂丝等等。


屏风伴随着中国文化,有过辉煌的过去。但中国历史进入民国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屏风也开始走向没落。


▲清康熙 款彩富贵寿考花鸟博古折屏 (局部)


其中,玻璃的广泛使用是屏风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当清灭亡后,中国进入民不聊生的军阀混战年代。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战乱后,广大百姓普遍陷于极度的贫困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早已没有闲情逸致去购置欣赏屏风了。此时的屏风,只有在官僚富商的深宅大院中,延续它们的生命。


近代以来,由于特殊原因,屏风遭到严重破坏。至此,屏风已走到穷途末路。


▲小座屏


屏风重回人们的视线中,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有了飞跃发展,当手机电脑成为人人的必备之物时,怀旧风也开始悄悄蔓延。


人们又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这个曾经在历史上,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器物。


人们发现,屏风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以及它本身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对现代人仍具有无可抵挡的诱惑力。


但终究时过境迁,如今只能在茶馆、高档酒店窥见屏风的身影了,但屏风穿越千年的风华和古人的隐逸智慧永存世间。


「屏风绝句」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现代的设计中随处可见屏风的身影 | 图片来自网络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中心  |   工美大师  |   会员中心  |   陇原瑰宝  |   展会信息  |   政策标准  |   资料下载  |  
Copyright © 2017-2019 甘肃工艺美术网 (www.gsgym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热线:0931-8838826  传真:0931-8827095  邮箱:2587913107@qq.com
主办单位:甘肃易琛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维护: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621号(省政府礼堂对面)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辩率
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甘肃工艺美术网  最终解释权归其所有
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17004753号-1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1107号
     

  • 电话/传真
    0931-8838826
    0931-8827095
    微信群
    13099247868
    QQ群
    151160020
    电子邮箱
    2587913107@qq.com